Chainfeeds 导读:
Circle 与 Stripe 相继推出各自的企业级 L1 区块链(Arc 与 Tempo),但这些链更像是封闭的结算后端,而非开放式加密网络。无论它们能否真正发行代币或吸引开发者,趋势已经很清晰 —— 所有传统金融机构若要涉足区块链,EVM 正逐渐成为华尔街的新「微软 Excel」。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David Hoffman
观点:
David Hoffman:Circle 的新链 Arc 是一条 EVM 兼容的 L1 公链,由 20 个经过许可的验证者组成,这些验证者来自受监管且可信赖的机构联盟。Stripe 则正在构建一条 L1,预计会采用 Paradigm 开发的 RETH 客户端 —— 这是一款用 Rust 构建的高性能以太坊客户端。Paradigm 的创始人 Matt Huang 不仅是 Stripe 的董事会成员,也很可能为 Stripe 的链 Tempo 提供了大量的开发支持。本周加密推特上的讨论几乎都归结为一个问题:「这对加密行业是好事还是坏事?这对我的持仓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过在我看来,许可制 L1 并没有什么太大吸引力。对我来说,加密世界的价值和「主线故事」是开源软件,而以太坊正处在这个故事的中心。构建一条许可制 L1 离这个主线故事实在太远,以至于它看起来和加密并没有多大关系。对 Circle 和 Stripe 来说,区块链技术更像是数据库结构,而不是更深层次的开放网络。 Arc 和 Tempo 会发行 L1 资产吗?如果它们选择这么做,这意味着存在某种去中心化的意图,那么这些链会开始变得更接近我感兴趣的方向。但就目前来看,在没有进一步数据的前提下,更合理的推测是,这些链不会发行 L1 资产,而是作为私有内联网,主要用于前端应用的后台稳定币结算。当然,在加密领域有一个「铁律」:如果某样东西能够发行代币,它最终就会发行代币(Base 就是个例子),所以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也未免过于天真。如果这些企业级 L1 最终发行了代币,那么它们就会向开源、去中心化的开发者平台更进一步,离加密的「主线故事」也更近一步。那么,Stripe 和 Circle 会尝试吸引开发者在他们的链上构建吗?开发者愿意在「别人的土地」上构建吗,如果他们既得不到奖励,也不能成为这片土地的部分拥有者?Stripe 已经拥有庞大的开发者社区,但那是一个主要构建 Web2 前端和电商网站的 Web2 社区。这是否能够转化为鼓励 Web3 开发者在 Tempo 上构建?在 Tempo 上构建的价值,能否超过在以太坊或其 L2 上构建的价值? 也许这些链会一直停留在许可制联盟链的状态,没有 L1 资产,只是作为业务逻辑的后台,用来替代 Visa、万事达和 Swift,成为他们自有结算网络的基础。这些问题目前都没有答案,也难以确定,因此我认为现在就去争论「这对 BTC、ETH、SOL 或整个加密行业是否利好」还为时过早。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些企业级 L1 对以太坊虚拟机(EVM)无疑是利好的。本周在 Ethereum NYC 的一场演讲中我展示了一张幻灯片:故事最早始于 Robinhood Chain,这是第一个由传统金融公司构建并拥有的 EVM 实例。Robinhood 已经雇佣了 EVM 开发者,如今理解 EVM 已经成为 Robinhood 商业模式的核心。现在,我们可以把 Circle 和 Stripe 也加入到这个名单里,它们同样在公司架构内雇佣和管理 EVM 开发人才。关键结论是:每一个进入加密的传统金融公司,都必须雇佣 EVM 开发者。理解 EVM 正在成为传统金融公司升级其后台逻辑、拥抱区块链未来的必备技能。正如微软 Excel 曾是传统金融的基础软件一样,以太坊虚拟机正成为华尔街必须掌握的新型账本系统。最终你会发现,一切道路都通向 ETH 的价值捕获,而这正是其中之一。尽管这种路径间接且温和,但 EVM 帝国的扩张,终究会增厚 ETH 的价值。【原文为英文】
内容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