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nfeeds 导读:
这场危机暴露了 PoW 链在经济激励层面的脆弱性,迫使行业重新思考去中心化的本质。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火星财经
观点:
火星财经:在加密世界的叙事浪潮中,门罗币(Monero)正逐渐淡出公众视野。自 2014 年诞生以来,它既不承诺高额收益,也不追求社交媒体上的爆红,而是始终坚持无法追踪、无法链接的数字现金这一初衷。然而,这种执着在全球监管趋严的背景下,让隐私币种成为合规打击的首要目标,主流交易所纷纷下架相关资产。就在外界以为威胁主要来自监管时,一场内部发起的、更具颠覆性的危机悄然逼近。2025 年 8 月 12 日,新兴 Layer 1 项目 Qubic 在社交媒体宣布:门罗币实验按计划顺利进行,并将自己与这场网络算力危机直接关联。这场风暴背后的策划者是 Sergey Ivancheglyo(CfB),曾是 NXT PoS 共识和 IOTA DAG 技术的关键推动者,以挑战传统范式闻名。Qubic 延续了他激进的风格,试图通过有用工作量证明(uPoW)改变 PoW 价值,将算力导向 AI 训练、科学计算等领域,并借外包机制同时挖掘门罗币。Qubic 矿工可同时获得 QUBIC 奖励与 XMR 收益,官方再将挖来的 XMR 变现回购销毁 QUBIC,形成价格飞轮,吸引更多算力,逐步集中门罗币网络的算力控制权。 Qubic 的模式并非传统的 51% 双花攻击,而是一种经济攻击 —— 以更优经济激励吸引矿工转移阵地,从而侵蚀目标网络的去中心化基础。7 月中旬,Qubic 在门罗币算力占比约 25%,到 8 月 12 日已逼近 50% 的临界值。慢雾创始人余弦直言,从技术上 Qubic 已可实施 51% 攻击。历史上,ETC 和 BTG 都曾因类似攻击遭受巨额损失,而分析估算租用足够算力攻击 XMR 每天成本仅需 7000–10000 美元。Qubic 的行动将这一潜在风险彻底揭露在公众面前。危机爆发后,门罗币社区迅速展开算力保卫战,号召矿工撤离未知矿池,转向 p2pool 或 supportxmr.com 等可信节点,以削弱 Qubic 的经济模型根基。XMRig 核心开发者虽然否认 DDoS 行动,但承认正在探索合法的防御措施。这是一场技术与经济双重层面的博弈,也是对网络生存权的争夺。 在 Qubic 的第 172 周期回顾中,官方以近乎上帝视角复盘了全过程,甚至描述了启动自私挖矿应对社区反击的细节。CfB 在社区的回应 Please, do not resist.(请不要反抗)更引发争议。他认为,如果 PoW 网络能被更优经济系统轻易压制,说明其设计存在缺陷,Qubic 的实验是迫使行业直面经济激励脆弱性的压力测试。这触及去中心化的核心问题:是追求算力的物理分散,还是建立能抵御经济侵蚀的共识机制?门罗币 RandomX 算法虽抵御了硬件垄断,但仍无法规避经济层面的算力集中威胁。这一事件为市值小、算力弱的 PoW 项目敲响警钟 —— 单靠技术设计难以抵御外部高效经济体的降维打击。最终,在社区抵抗与舆论压力下,Qubic 算力占比回落,但它暴露的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未来更强的 Qubic 出现时,谁能保证不沦为下一个门罗币?这场关于算力、主权与生存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内容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