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与股票能否代币化?它们与传统金融资产有何不同?

欧易OKX
简介: 欧易OKX是全球知名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提供安全、多样化的交易服务和创新金融产品,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迅猛发展,债券与股票的代币化正逐渐成为金融市场变革的核心。根据最新统计,2025年全球现实世界资产(RWA)市场规模已经超过689亿美元,同比增长110%。在这样的趋势下,传统金融资产——如债券与股票——正通过代币化实现质的飞跃,形成一个更高效、透明的数字通证市场。例如,新加坡星展银行成功发行了代币化债券,而纳斯达克也在探索支持代币化股票交易的可能性。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一领域的可行性与实践案例,并解析代币化对传统金融的深远影响。

1

债券与股票代币化的可行性与实践案例

技术基础与驱动因素

债券与股票的代币化不仅依赖于区块链技术的成熟,也受到金融基础设施亟需升级的推动。一方面,智能合约和跨链技术的突破使得资产在链上的确权和自动执行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传统金融体系在跨境结算时面临的高成本与流动性受限的痛点,催生了对更高效流通机制的需求。此外,全球范围内监管框架的逐步完善,尤其是欧盟MiCA法案与美国RWA试点项目,为合规代币化提供了实质性的政策基础。

典型实践案例

  • 债券代币化应用: 新加坡星展银行于2024年发行了价值1.5亿美元的代币化债券,实现了从发行到结算的全流程链上操作,其结算时间从传统的T+2缩短至实时。
  • 股票代币化突破: 在2025年9月,纳斯达克向SEC提交申请,拟在其平台上支持包括特斯拉、苹果在内的多种企业代币化股票的交易,这一举措将使这些传统股票能在区块链上实现24小时不间断交易。
  • 企业代币化存款服务: 汇丰银行在2025年推出了企业代币化存款服务,允许企业客户将美国美元存款转换为区块链通证,从而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代币化资产与传统金融资产的核心差异

流动性

全天候与低门槛交易: 借助区块链,代币化资产的交易可实现7×24小时的实时交易,不受交易所营业时间限制,并且支持资产的碎片化拆分,使得最低交易额可低至1美元。这对于小额投资者参与高价值资产交易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然而,传统股票与债券仍依赖于交易所固定的时段进行交易,且多以“整份”为交易单位,难以让普通用户轻易进入。

结算效率

T+0即时结算: 代币化资产交易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所有权转移与资金清算,消除了中介介入的需求,实现“交易即结算”。相较之下,传统金融资产结算通常依赖托管机构与清算所的人工操作,股票一般为T+1,债券则可能需要T+2以上的周期。这种效率提升极大地增强了市场的流动性。

透明度与准入门槛

链上可追溯性与全球化准入: 代币化资产的所有权和交易记录全部在区块链上可追溯,任何参与者都可以进行查询与验证,解决了传统金融领域信息不透明的问题。新兴市场用户也能通过互联网直接参与代币化资产市场,无需办理海外账户,极大降低了准入门槛。

当前发展动态与行业争议

监管框架的全球博弈

在监管层面,亚洲市场尤其看重合规化进程的推进。例如,香港于2025年6月发布了虚拟资产监管路线图,明确要求RWA的发行需持有牌照,并满足反洗钱和客户身份验证标准。与此同时,美国方面,SEC对纳斯达克代币化股票交易提案提出多项质疑,要求加强市场操纵防范机制,特别是针对可能导致的监管空白,展示出创新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微妙平衡。

技术挑战与行业分歧

尽管代币化展现出广阔的前景,仍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尤其是跨链互通和标准统一的问题。当前主流区块链平台使用不同的代币标准,如以太坊的ERC-3525和比特币Layer2的兼容性不足,这导致资产在不同链间流动面临技术障碍。同时,稳定币锚定风险也引发了信任危机,近期USDT等稳定币的波动充分暴露了链上资产与法币之间的稳定性问题。

未来展望:从基础设施变革到金融范式转移

代币化资产的本质是一场金融基础设施的重大变革,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区块链技术重塑资产的发行、交易和结算全流程。在短期内,行业需集中解决监管的分散与技术标准化的问题,特别是跨链互通协议与隐私保护技术的突破将对加速实现代币化至关重要。长期来看,随着全球RWA市场的规模预计在2030年突破万亿美元,代币化有望彻底颠覆传统证券的发行与交易模式,引导金融市场向更高效、包容的未来发展。

币安
简介: 币安(Binance)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提供安全、多样化的交易服务,并支持众多数字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