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自“Merge”到“Splurge”的升级路径代表着区块链技术的一次深刻变革。这条进化之路涵盖了基础共识的革命和功能的终极整合,旨在通过六个核心阶段提升去中心化计算平台的性能。在这段旅程中,以太坊开发团队致力于处理区块链技术面临的去中心化、安全性和可扩展性三者之间的矛盾,为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应用提供支持。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以太坊的每一个核心阶段及其背后的战略目标。

六大核心阶段:以太坊的进化蓝图
以太坊的升级路线图分为六个核心阶段:Merge、Surge、Scourge、Verge、Purge以及Splurge。每个阶段都致力于解决特定的技术瓶颈,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 Merge:从工作量证明(PoW)转向权益证明(PoS),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并提升网络安全性。
- Surge:通过分片技术改善网络吞吐量,提升以太坊的可扩展性。
- Scourge:致力于数据可用性和抗审查能力的优化,以保障公平的交易环境。
- Verge:改善存储效率,降低节点的参与门槛。
- Purge:通过清理网络冗余,提高整体性能。
- Splurge:实现技术模块的有机整合,以建立一个全面、高效的去中心化计算平台。
Merge:从能源革命到生态重构
2022年完成的Merge是以太坊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其主要成就不仅在于共识机制的转换。通过将共识层从PoW转为PoS,以太坊成功实现99.95%的能源消耗减少,这一变革不仅有益于环境,还重塑了网络的安全模型。
在经济层面上,Merge将以太坊的通胀率降至0.4%-0.6%,并通过质押32ETH机制构建去中心化的安全保障体系。截至2025年8月,验证节点数量已是Merge初期的三倍,为后续的技术升级提供了坚实基础。
Merge的深层含义在于,它清除了以太坊后续扩展性升级的障碍。PoW机制下的数据处理能力受限于算力,分片技术的实现变得困难。而PoS机制通过区块提议与验证流程的分离,为后续阶段的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
从Surge到Purge:功能模块的分层突破
在Merge之后,以太坊进入了功能模块的分层突破阶段。Surge作为扩展性攻坚阶段,通过引入Proto-Danksharding技术,将以太坊的吞吐量提升至10万级别。同时借助EIP-4844,实现了账户的初步抽象化应用,促进Layer2生态的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随着Surge阶段的推进,Layer2的成本减少了100倍,平均Gas费从$0.38降至$0.15,直接推动了TVL容量增长至$820亿。
Scourge阶段则重视网络安全与抗审查能力的增强,全面部署MEV抗审查机制和PBS架构,为以太坊构建了一个更加公平的交易环境。2025年,Scourge阶段的部署将尤为重要,为未来10年数字资产的安全保驾护航。
Verge与Purge阶段关注存储效率及网络的精简化处理。根据统计,Purge阶段的状态数据清理工具已有35%部署,验证节点的存储需求降低了40%,这种轻量化改造显著提升了网络的整体效率。
Splurge:终极功能整合的战略意义
作为以太坊升级路线图的最后阶段,Splurge并非简单的功能收尾,而是对前五个阶段技术成果的深度整合,旨在实现以太坊作为“世界计算机”的完整功能闭环。
根据2025年8月的开发者预览,Splurge将包括完全去中心化的PBS架构、EIP-7702账户抽象方案以及ZK-Rollups原生支持。这些技术将确保交易排序的公平性,显著降低DApp的开发成本,推动用户基数的快速增长。
ZK-Rollups的支持尤其重要,它不仅为Layer2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还增强Layer3互操作性协议的兼容性,为未来的技术发展提供支持。
升级路线图的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以太坊从Merge到Splurge的升级路径正在重塑整个区块链行业的发展趋势。短期内,Gas费的降低将催生新的微支付应用场景,带动去中心化社交媒体和物联网领域的创新。
中期看,EIP-7702的实施预计将吸引更多传统开发者进入Web3,从而推动DApp生态的多样化发展。机构采用率的提升也是一大趋势,伴随着Splurge阶段的完成,预计机构采用率将从当前的42%提升至65%。
以太坊的路线图并不是静态的,2025年新增的Fusaka升级强调了其持续进化的能力。以太坊以“持续进化”为目标,从Merge的共识革命到Splurge的功能整合,正在不断书写区块链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