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分叉币ETHF(EthereumFair),作为以太坊区块链转向权益证明(PoS)算法后的首个分叉币,旨在坚持工作量证明(PoW)共识机制,保留以太坊原始设计的特性。ETHF不仅为矿工和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基于PoW的区块链平台,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独立的生态系统。这使得ETHF在加密货币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吸引了大量关注。

诞生背景:源于以太坊的共识机制变革
自2015年上线以来,以太坊因其创新性在加密社区中脱颖而出。然而,随着用户数量的激增,以太坊也面临诸多挑战。例如,交易处理速度缓慢,每秒仅能处理约20笔交易,交易费用不断攀升,最高时甚至会超过50美元,这引发了用户的强烈不满。此外,以太坊的可扩展性问题也在不断显现,存档节点大小已经超过4TB。这使得以太坊开发团队在2020年12月1日宣布启动以太坊2.0升级计划,计划转向权益证明(PoS)共识算法,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ETHF作为以太坊的一次重要分叉应运而生。ETHF的开发团队选择坚持以PoW机制为基础的区块链,力求保留以太坊的传统特性,并为矿工们提供一个可以持续获利的环境。2022年9月,ETHF完成了自己的区块链建设,正式上线。
ETHF的核心:坚守PoW与独立生态构建
ETHF的核心特征就是坚持由工作量证明(PoW)共识算法支持的区块链。它通过鼓励矿工连接设备、运行节点并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来维护网络安全,矿工也因此获得区块奖励。根据Minerstats的数据,ETHF的挖矿难度为655.0926T,大大降低了矿工的挖矿门槛,使得其获得奖励的机会增加。这一点得到了众多主流矿池的支持,包括f2pool、Antpool等。
在代币方面,ETHF是ETHF区块链的原生代币。在硬分叉时,ETHF以1:1的比例向现有的以太坊用户进行空投,用户获得的ETHF数量与其持有的ETH数量相等。此外,ETHF的流通供应量和以太坊大致相同,总供应量采取无限增发的形式,随着矿工获得奖励而增长。在生态系统中,ETHF的用途广泛,不仅参与核心链活动,还通过Grant计划支持生态系统中的开发项目,为开发者提供资金,促进新解决方案的构建。
值得一提的是,ETHF已在多个交易所上线交易,包括Huobi,Poloniex等中心化交易所以及一些去中心化交易所。ETHF正在不断努力构建一个独立且富有活力的生态系统,为开发者提供在其PoW区块链上开发项目的机会,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和开发者的关注。
与相关项目的联系与差异
ETHF与原始的以太坊有着深厚的渊源。作为以太坊转向PoS后的分叉币,ETHF继承了许多以太坊PoW链的功能,并最初使用相同的Ethash挖矿算法。然而,由于以太坊转向了PoS,两者的运作机制也随之产生了显著的区别。在以太坊的PoS网络中,验证者只需质押32个ETH便能获取参与资格,而ETHF则要求矿工通过复杂的计算进行区块验证。
此外,诞生于以太坊转向PoS后,其他分叉币如EthereumPoW(ETHW)也层出不穷。ETHF与ETHW的许多参数相似,包括流通代币数量、空投比例、出块时间等,均在一定程度上竞争市场份额。不过,ETHF的持续发展以及其在用户和开发者中的影响力仍然需要时间来检验。
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PoW作为首个区块链共识算法,被广泛认可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安全方案,而以太坊2.0的PoS模型因其速度、可扩展性和成本效益也受到关注。ETHF选择护航PoW,旨在搭建一个富有潜力的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用户与开发者加入。在解决生态系统内的可扩展性与持续创新能力方面,ETHF的未来发展还是面临诸多挑战。
尤其是在持续吸引开发者和用户、维护自身生态系统的同时,如何应对不确定性与市场竞争将直接影响ETHF的未来表现。尽管以太坊的主流关注逐渐向PoS转移,但ETHF仍有机会在智能合约和EVM领域实现一定的突破与进展,未来的发展需要时间来观察并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