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ler推EulerSwap,融合借贷收益是否可行?

欧易OKX
简介: 欧易OKX是全球知名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提供安全、多样化的交易服务和创新金融产品,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以太坊DeFi协议Euler近期推出了其创新的去中心化交易所EulerSwap,这个新平台巧妙地将自动做市(AMM)与借贷收益结合,为流动性提供者提供了双重收益机会。通过采用Uniswap v4的架构,EulerSwap不仅允许用户获取交易手续费,还能通过闲置资产的借贷功能获得额外利息。尽管经过多次审计,其在市场的接受度和风险管理机制的稳定性仍需进一步观察。

1

EulerSwap的创新点:如何实现借贷与交易的融合?

EulerSwap被称为“收益叠加器”,这意味着其设计依赖于将借贷和交易功能深度融合。与传统去中心化交易所(如Uniswap)不同,EulerSwap能够在流动性提供过程中,自动将闲置资产转入借贷池以赚取利息。例如,当用户存入ETH/USDC交易对时,不仅可以获得交易手续费,还能通过ETH的抵押品功能获得借贷收益。这种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它首次在借贷协议的原生层面实现了收益聚合,充分借鉴了Curve的收益聚合思路。

技术层面:Euler Virtual Controller(EVC)的角色

在技术实现上,EulerSwap通过Euler Virtual Controller(EVC)来完成链上的各项协调。EVC作为开放式基础设施,让开发者能够基于其构建定制化产品,例如杠杆交易策略。EulerSwap是EVC的首个官方应用。根据团队的最新披露,该协议已经经历了五次审计,其中最近的一次是在2025年1月,成功修复了12个中到低风险漏洞,这为用户提供了进一步的安全保障。

可行性分析:收益提升与潜在风险

  1. 收益优势
    • 双重收益来源:流动性提供者不仅可以赚取约0.3%-1%的交易手续费,还能享受当前ETH年化约3.2%的借贷收益。据测算,综合收益率可能比单一DEX高出30%-50%。
    • Uniswap v4兼容性:EulerSwap支持“挂钩合约”(Hooks),允许流动性池的参数自定义(如动态费率),旨在降低无常损失风险。
  2. 风险挑战
    • 清算复杂性:借贷功能的引入意味着流动性提供者的资产可能因为抵押率不足而被清算,因此需要依靠Euler的风险分层模型,将资产划分为抵押、交叉和隔离三个层级。
    • 市场验证不足:尽管协议的审计覆盖率较高,但类似的融合协议在市场上尚无成功先例。在2023年,Rari Capital与Fuse的尝试因漏洞而失败,给市场带来警示。

收益聚合在DeFi的演变

收益聚合(Yield Aggregation)最早是指通过智能合约自动优化资产收益的策略。早期以Yearn Finance为代表,它仅聚合借贷协议。随着DeFi市场的发展,衍生出了“DEX加借贷”这样的混合模式,例如Balancer的Boosted Pools。EulerSwap的成熟之处在于将收益聚合的逻辑嵌入协议层中,而不是依赖于第三方合约。技术上,这一整合面临的难点在于如何平衡收益与风险,通过动态调整抵押率等手段避免系统性崩溃。

竞品对比:EulerSwap的差异化定位

在与主流借贷协议的比较中,EulerSwap展示出了其独特优势:

  • Compound/Aave:仅提供借贷服务,流动性提供者需要手动将资产转移至DEX,以赚取额外收益。
  • Rari Capital:曾尝试类似融合方案,但由于代码复用导致被盗取1亿美元,暴露出安全隐患。
  • Morpho Labs:对利率模型进行了优化,但缺乏去中心化交易所的集成。

Euler的优势在于其全栈自研能力,从借贷引擎到Swap模块均由团队独立开发,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兼容性问题。据Wintermute Ventures的分析,EulerSwap的“一站式流动性服务”定位可能会吸引高级用户,但对于初学者来说,门槛相对较高。

总结: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未来

总的来说,EulerSwap所展现的创新性在于模糊了去中心化交易所与借贷协议的传统边界,为DeFi用户提供了更具效率的收益工具。若其风险控制模型(尤其是EVC的抵押品隔离机制)能够经受住市场的考验,那么它有望成为下一代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标准。然而,用户也需警惕两个方面的风险:一是复杂的产品设计可能会引发逻辑漏洞,二是市场热潮中高收益可能掩盖潜在的清算风险。因此,建议用户在初期投入中控制比例,如不超过其总持仓的10%,并持续关注协议的审计更新。

币安
简介: 币安(Binance)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提供安全、多样化的交易服务,并支持众多数字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