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公链技术竞争中,可扩展性、安全性与去中心化的平衡日益显得至关重要。其中,并行化虚拟机(Parallel Virtual Machine)通过采用分片处理交易和状态分区存储,正成为解决状态膨胀(State Bloat)的主流方案。例如,以太坊的EIP-4844和Solana的Sealevel架构在这一领域都取得了突破,使得每秒交易量(TPS)提升至数千级别的同时,能够有效控制状态数据的增长。这些技术正在重新定义区块链的未来,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并行化虚拟机的原理、实现路径及其在解决当前区块链面临的状态膨胀问题中的作用。

公链技术核心竞争维度
当前的公链技术竞争被形象地称为不可能三角,核心元素包括可扩展性、安全性与去中心化。各大公链项目的技术迭代,基本围绕这三方面展开。根据Electric Capital发布的2025年Q1开发者报告显示,有高达83%的新公链项目选择将并行化处理作为其核心架构,这一比例较2022年提升了47%。
例如,Aptos采用了Block-STM技术,通过软件交易内存实现并行交易验证,测试网的吞吐量已达到10,000 TPS,而所需的状态存储仅需保留最近6个区块的副本。这种创新设计有效缓解了全节点的存储压力,同时也降低了历史数据的归档成本约72%。
状态膨胀问题的技术本质
所谓状态膨胀,指的是随着区块链交易数量的增加,全节点需要存储的信息,如账户余额和智能合约代码等数据,呈现出指数级的增长。Web3基金会的数据分析表明,未经过优化的以太坊全节点每年新增存储需求约为1.2TB,这使得节点的同步时间延长至超过14天。
并行化虚拟机通过采用状态分片(如NEAR的Nightshade)和零知识证明压缩(例如zkSync的Boojum升级)两种方案,极大地提升了历史状态数据的压缩率,达到原始大小的3%。Polygon Avail的测试显示,其模块化架构下的100GB状态数据能够被压缩至890MB的zk-SNARK证明,从而有效减轻了存储负担。
并行化虚拟机的实现路径
并行化虚拟机的实现方案主要分为两大类:确定性并行(Deterministic Parallelism)与乐观并行(Optimistic Parallelism)。例如,Solana的Sealevel架构属于前者,它通过预声明数据依赖关系来实现无冲突交易的并行执行,其状态增长速度已经控制在每月280GB(2025年主网的数据)。
相对而言,Fuel Network则采用后者策略,结合UTXO模型和欺诈证明技术。在争议期内,块只需保存状态差异片段,这使得全节点的存储需求仅降至传统EVM链的15%。通过这样的技术创新,两种方案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状态膨胀问题,但前者更适合进行高价值交易,后者则相对适合高频率的小额支付场景。
延伸知识:状态租金机制
部分公链,例如Tezos,引入了状态租金(State Rent),要求智能合约每月支付存储费用,未付款的合约则会被转移至次级存储。此经济模型迫使开发者优化代码效率。根据Nomadic Labs的统计数据,实施该机制后Tezos链上无效状态数据减少了41%。不过,这种方案也引发了关于“链上驱逐权”的伦理争议,目前仅在Cosmos等生态中作为可选模块存在。
总结
并行化虚拟机通过技术创新与经济学设计的结合,为解决状态膨胀问题提供了多维度的方案。虽然EIP-4844等技术升级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存储压力,但全节点的中心化风险依然存在。因此,开发者需要在并行化效率与状态验证成本之间进行权衡,而普通用户也应密切关注轻客户端技术的发展。在这一波数字资产浪潮中,行情波动较大,大家也需做好风险控制,谨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