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基金经理为何抛弃美元?黄金泡沫是如何产生的?

2025年5月,美国银行的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报告显示,市场情绪的剧烈变化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投资者对美元的悲观情绪创下19年新低,而对黄金的看空比例则达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面对这些数据,我们不得不思考:全球经济格局经历了怎样的变动?为何美元的吸引力骤降,黄金似乎又再度面临泡沫的威胁?

1

美元为何失宠

美元失宠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与美联储的政策转向预期息息相关。尽管当前的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出分化的迹象,但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持续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避免经济硬着陆的风险。这种政策取向直接削弱了美元的利率优势。

此外,全球贸易环境的缓和也对美元的需求产生了影响。在中美贸易会谈释放出积极信号后,削减关税的预期似乎促使市场上的资金从避险资产转向风险资产。与此同时,欧元与英镑作为非美货币的替代效应逐渐显现,22%的投资者认为欧元被低估,而13%的投资者看涨英镑,这显示出市场趋势的更替。

有趣的是,尽管看空美元的比例仍高达57%,但这一比例较4月已下降12个百分点,标志着自2023年9月以来的最大降幅。这或许提示我们,市场情绪虽然依然普遍悲观,但投资者的态度开始出现边际改善,反映了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

黄金泡沫是如何形成的

黄金的泡沫问题同样引人关注。调查中显示,45%的投资者认为黄金被高估,这一比例相比于4月,激增了11个百分点,创下了自2008年有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自2024年金价创下历史新高以来,2025年金价已经累计回调超过8%。而基金经理的抛售压力则是促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

对于通胀的预期回落,市场的反应显著。美国4月的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涨幅降至3.2%,并且市场对美联储提前降息的预期浮现,这进一步削弱了黄金在抗通胀战斗中的优势。而地缘政治的风险溢价逐渐消退,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地缘事件的影响也在市场中渐渐被消化,从而使黄金的投资需求减少。

此外,实际利率上升,尤其是美国10年期通胀保值债券(TIPS)收益率回升至1.2%以上,让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增加,进一步加剧了黄金的抛压。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对此表示,如果经济能够实现“不着陆”,即通胀下降但经济增长不衰退,黄金可能面临更大的抛压,因为黄金与经济扩张呈负相关的特性进一步显现。

经济增长预期逆转

此次调查中,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前景的乐观情绪显著回升,这一点尤为显著。数据显示,59%的投资者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这一比例明显低于4月的82%;而仅有1%的投资者预期经济衰退,较4月的42%大幅下降。同时,61%的投资者押注“软着陆情景”(即通胀下降但经济不衰退),这个数据较4月增长了一倍。

这种预期的积极转变,主要源于中美贸易关系缓和,以及企业盈利韧性增强。中美经贸会谈的进展,以及削减关税的预期,均推动了市场风险偏好的回升。尽管全球制造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仍处于收缩区间,但服务业PMI持续扩张,科技、医疗等行业的盈利超预期为股市反弹提供了支持。这一切都表明,全球经济正在逐步复苏,市场情绪同样在改善。

美股追涨风险

虽然市场情绪有所改善,但美股面临的估值压力依然严峻。调查显示,基金经理净减持了38%的美国股票,这是两年来的最高水平。然而,标普500指数自2月低点以来已经反弹19%,接近恢复年内的跌幅。Hartnett指出,如果经济实现“不着陆”,那么美股、新兴市场、小盘股和能源板块将受益,但黄金则可能面临压力。

不过他也提醒道,当前美股的反弹更侧重于空头回补驱动,如果未来的经济数据未能如预期表现,或者贸易谈判出现波折,美股面临回调风险的可能性也将在增加。

行业价值升华

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不仅体现在美元和黄金的市场表现上,更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和信心。在这个过程中,美元失宠、黄金泡沫的形成都是全球经济复苏和风险偏好回升的缩影。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变化,灵活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全球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美元和黄金的市场表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通过更广阔的视角去理解这些变化背后的逻辑,才能在未来的投资中立于不败之地。